中國目前仍然處在工業化和城鎮化中期,特鋼行業的發展仍有巨大空間。工業化進程的推進,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將帶動特鋼行業需求的增長。
我國國內特鋼企業的產品中,中低端產品占比較大;中高端板帶材類的特鋼產品仍依賴進口;由于特鋼的技術工藝和產品設備要求較高、建設周期長、資金投入大,供給能力在短期內難以大幅提升,產品結構難以大幅調整;因此供需缺口仍將存在,高端品種將長期受益。
預計未來五年特鋼的消費的傳統下游和新興產業都將有大幅增長。中國的特鋼發展前景廣闊;如果從下游需求來分析,一方面,傳統下游的汽車、機械制造等工業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的發展,將增加對特鋼的需求;另一方面,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推動下,戰略新興產業,特別是高端裝備制造行業的迅速發展也將拉升特鋼的消費量。
中國特鋼協會的統計表明,我國優特鋼主要的消費領域是汽車和機械行業,兩大行業消費的特殊鋼材占比分別達到特鋼產量的40%和32%。
我國汽車工業自2002年以來,經歷了持續的高速發展,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3.6%。工信部規劃“十二五”期間汽車產能,到2015年為2300萬—3100萬輛。根據汽車制造各個部分的用鋼經驗數據,我們測算一輛乘用車平均用鋼大概在1噸左右,而商用車用鋼按照重、中、輕、微的順序,其用鋼量分別為9、4、1.5和0.8噸左右,其中優特鋼材平均占比30%,由此估計,按照中性假設的增速,汽車生產用特鋼市場需求將從2010年880萬噸上升到2015年的1300萬噸左右。
歷史數據顯示,非汽車機械工業產值與特鋼消耗量有很強的線性關系,擬合效果很好;我們按照樂觀、中性、悲觀的產值增速10%、15%、20%進行測算,可估算出中性假設下2015年我國非汽車機械工業特鋼需求量約為2400萬噸,較2010年底的特鋼需求量增加950萬噸左右。
特鋼產業,尤其是高端特殊鋼已經被列為國家七大戰略新興產業規劃之中,政策驅動將為特鋼市場發展帶來新的動力,其他戰略新興產業,特別是高端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將對高端特殊鋼需求產生巨大的拉動作用。通過測算,我國未來五年的特鋼需求將超過5000萬噸,其中高端裝備制造業新增需求占比超過10%,且所需特鋼多為高端品種。
我國特鋼品種中的中低端產品的占比超過60%。比較我國與日本特鋼產品低、中、高端產品結構可以發現,我國中低端產品占比超過60%,高端產品的占比遠遠低于日本的46%。
中國特鋼協會的數據表明,2011年底我國36家主要特鋼企業的產品中超過70%屬于非合金鋼和基合金鋼,而其中真正可以稱為特殊鋼材的產品只有不到30%。
中高端特鋼缺口仍將長期存在。2011年我國特鋼產量為3000萬噸左右,每年的進口量基本保持在300萬噸以上,占比10%以上。從我國特鋼產品進出口的數量和價格比較可以看出,特鋼板帶材進口需求很大,而且幾乎所有品種的進口均價均顯著高于出口均價,這說明我國進口的大多是高附加值、高端特鋼產品,而出口較多的是低端產品,凸顯了我國特鋼行業產品結構的不合理。
特鋼產品對純度、穩定性、硬度等指標要求苛刻,進而對生產設備和制造工藝的要求也非常高。特鋼生產所需使用的生產工藝和設備,如二次精煉、真空感應爐、真空電弧爐,以及高精度的鍛造、軋制機等專業化程度高,資金投入大;從采購計劃到設備進廠投產使用需要24個月以上的時間,建設周期長。
由于特鋼生產設備的建設周期長、產品研發投入大,我國特鋼企業的供給能力無法向普鋼企業那樣在短期內大幅提升,產品結構也難以得到大幅調整。假設我國未來五年特鋼產量的年增速可保持在之前的平均水平17%,則特鋼市場的供需缺口仍然將在未來5年繼續存在。
通過比較國內5家上市公司不同鋼材品種收入占比可以看到,大冶特鋼和撫順特鋼的合金鋼占比在80%左右,遠遠超過其他上市公司;方大特鋼的特鋼占比最低。
大冶特鋼管理具有優勢、盈利能力較為突出。通過分析各上市公司的銷售毛利率,我們可以看出西寧特鋼的銷售毛利率最高,這與他們向上游延伸降低產品成本的策略有關;加權ROE中大冶特鋼十分突出,雖然其產品的銷售毛利率并非最高,但是ROE在5年里基本上保持了上市公司中最高的水平,也反映出公司的管理優勢。
產品結構高端,管理具有優勢是大冶特鋼最大的兩個競爭亮點?!笆濉逼陂g的特鋼行業供需缺口主要是由高端產品供應不足產生,作為上市公司中高端產品占比最高的企業,大冶特鋼無疑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都將保持產品的競爭優勢;管理方面強于其他上市公司,可以給予股東更加穩定的回報。大冶特鋼目前P/B為1.8X,低于歷史均值2.6X,具有較高的安全邊際。